糖友必看!冷熱交替引爆「螞蟻爬」刺痛感
最近天氣熱到爆,診間出現好多糖尿病患抱怨:「醫生啊,我這腳底像有螞蟻在鑽,晚上蓋被會痛、不蓋被又刺到睡不著…」鹿港基督教醫院杜思德院長提醒,這可能是「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」惡化的警訊!
為什麼冷氣房進出會誘發疼痛?
血管彈性失靈的惡性循環
糖尿病患的血管就像「用久的橡皮筋」,長期高血糖會讓血管硬化。當從38度室外突然進入22度冷氣房,血管來不及收縮調整:
- 血液循環瞬間變差
- 神經細胞缺氧缺養分
- 痛覺神經異常放電
末梢神經雙重打擊
杜院長比喻:「這就像手機充電線外皮破損,稍微扯到就接觸不良。」溫差會讓已經受損的神經更容易出現:
- 針刺感
- 電擊痛
- 穿襪像砂紙磨皮膚
7大危險徵兆自我檢測
初期症狀 | 中期變化 | 嚴重警訊 |
---|---|---|
腳底麻麻的 | 分不清冷熱水 | 靜坐也刺痛 |
襪子皺摺沒感覺 | 腳趾有戴手套錯覺 | 棉被碰到就痛醒 |
腳汗變少 | 半夜抽筋次數增加 | 傷口潰爛不自知 |
最容易被忽略的徵兆:剪腳指甲時發現「指甲變厚變形」,其實是末梢感覺退化導致修剪方式錯誤!
冷熱交替生存守則
室內外溫差控制技巧
- 冷氣設定26-28度最安全
- 進出冷氣房前在「陰影過渡區」停留5分鐘
- 隨身帶薄外套「先披再脫」調節體溫
足部保養黃金三步驟
- 早晚檢查法:用手機鏡頭拍腳底,放大檢查裂痕、水泡
- 材質選擇訣竅:穿無接縫的「糖尿病專用襪」,避免鬆緊帶壓痕
- 溫度感知訓練:用溫度計測量泡腳水,建立正確溫感記憶
藍襪子行動關鍵解密
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動的「#藍襪子行動」有三大功能:
- 醫病暗號:穿藍襪看診=主動提醒醫師檢查神經病變
- 衛教工具:襪子內緣印有自我檢測圖文
- 支持網絡:掃描QR code加入病友LINE社群
杜院長分享:「曾有病患透過藍襪子早期發現病變,及時治療後從『痛到想截肢』恢復到能去公園晨走!」
治療新趨勢與日常防護
最新「階梯式治療法」搭配:
- 智能鞋墊:即時偵測足壓分布
- 雷射針灸:無痛改善局部循環
- 營養療法:補充特殊形式維生素B12
重要提醒:出現刺痛感千萬別泡熱水或亂擦藥膏!可能造成燙傷或化學性傷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