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生酮飲食副作用掰掰!營養師教你「鹼性生酮法」完整攻略與菜單

💡為什麼要結合鹼性飲食?營養師說給你聽

傳統生酮飲食常讓人「越吃越酸」!長期攝取大量紅肉、起司這些酸性食物,容易讓體內礦物質流失。我遇過不少酮學抱怨「半夜小腿抽筋抽到醒」、「嘴巴味道像鐵鏽」,其實這就是「慢性低度酸中毒」的警訊啦!

美國Anna博士改良的「Keto-Alkaline®」超聰明,用「75%高脂+25%鹼性食物」黃金比例,既能維持燃酮狀態,又能平衡身體酸鹼值。我自己實測發現,這樣調整後皮膚出油長疹狀況真的改善超多!


🥗生酮鹼性飲食5大實戰技巧(比傳統版更簡單)

🔥技巧1:間歇斷食這樣做才有效

建議晚餐後直接「禁食15小時」,比方說晚上7點吃完最後一餐,隔天早上10點再吃第一餐。這段時間可以喝「海鹽水」或「檸檬水」維持電解質,重點是要「完全不吃東西」讓腸胃徹底休息!

🥦技巧2:鹼性食物採買清單

去菜市場這樣買就對了:

  • 葉菜類:地瓜葉、空心菜、青江菜(深綠色優先)
  • 海藻類:海帶芽、珊瑚草(泡發後涼拌超好吃)
  • 超級食物:有機薑黃粉、肉桂粉(加到防彈咖啡裡)
  • 台灣特產:破布子、梅子醋(調味兼補鹼性)

🚫技巧3:絕對不能碰的5大地雷

  1. 精製油品:大豆油、玉米油(改用冷壓椰子油、酪梨油)
  2. 隱形澱粉:關東煮的蒟蒻(常加麥芽糖)、調味海苔
  3. 高磷食物:蛋黃、動物內臟(容易加速鈣質流失)
  4. 加工肉品:香腸、培根(亞硝酸鹽會增加身體酸性)
  5. 酒精飲料:尤其是威士忌、啤酒(超快打亂酸鹼平衡)

🧘技巧4:生活習慣同步調整

  • 每天曬太陽15分鐘(維生素D幫助礦物質吸收)
  • 睡前做「腹式呼吸法」(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)
  • 改用玻璃保鮮盒(避免塑化劑干擾代謝)

🌡技巧5:監測身體的3個小工具

  1. 基礎體溫計:早上空腹測量,低於36度要警覺
  2. 尿酮試紙:維持在++最理想(過高要補鹼性食物)
  3. pH檢測儀:唾液pH值保持在7.0-7.4之間

📝營養師特製1800大卡菜單(台灣在地版)

🌅早餐(500大卡)

  • 酪梨半顆+初榨橄欖油15ml(拌著吃)
  • 有機嫩豆腐1/2盒(撒薑黃粉煎香)
  • 海帶芽味噌湯1碗(用赤味噌)

☀午餐(600大卡)

  • 香煎鯖魚排200g(抹鹽麴醃製)
  • 蒜炒黑木耳+綠花椰(椰子油快炒)
  • 紫蘇梅醋沙拉(蘿蔓+小黃瓜+1大匙梅醋)

🌙晚餐(500大卡)

  • 麻油薑絲松阪豬150g(使用黑麻油)
  • 涼拌珊瑚草+小黃瓜絲(加檸檬汁調味)
  • 羽衣甘藍精力湯(加奇亞籽10g)

🍵點心(200大卡)

  • 杏仁奶拿鐵(加肉桂粉)
  • 生酮堅果塔1個(用杏仁粉+夏威夷果製作)

❗️常見QA快問快答

Q:吃素的人怎麼執行? A:改用「天貝」代替肉類,每天補充螺旋藻粉5g,用冷壓亞麻仁油取代動物油。

Q:外食族怎麼選? A:推薦涮涮鍋點「牛五花+大量蔬菜」,湯底選昆布鍋,醬料用「生辣椒+蒜末+檸檬汁」調製。

Q:遇到停滯期怎麼辦? A:先檢測尿酮值,如果過高要增加綠色蔬菜攝取,同時檢查是否吃到隱形碳水。

現在就跟著這份攻略調整,不僅能享受生酮的燃脂效果,還能避免口臭、便祕等困擾。記得每週測量體溫和pH值,身體會告訴你它喜歡這樣的改變喔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