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節炎救星!醫師認證「5招運動密技」比吃消炎藥多降20%疼痛
骨科診所院長戴念國醫師在《骨科延壽密碼》這本書裡提到一個超重要觀念:「光靠吃消炎藥,效果還不如正確運動來得好!」 最新研究發現,規律做對運動能比單純吃藥多減輕20%疼痛,而且還能改善關節靈活度!
🔥 為什麼運動比消炎藥有效?
- 肌肉強化: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練強了,就像幫膝蓋裝天然避震器
- 血液循環:特別是下肢動脈容易阻塞的人,運動能促進血流防截肢
- 全身連動:同時改善心肺功能、控制體重、調節血糖三效合一
💡 醫師小提醒:糖尿病患者建議把30分鐘運動拆成3次做,散步或體操最安全!
🏋️♂️ 5大運動黃金守則(完整圖解)
❶ 選對運動類型
▸ 有氧運動:心跳控制在「(220-年齡)x50~70%」
✔️ 快走、游泳、騎飛輪
✔️ 持續20分鐘以上燃脂效果最好
✘ 避免短跑、舉重等爆發性運動
▸ 無氧運動:等速肌力訓練儀超適合關節炎患者
✔️ 從輕阻力開始,每週增加10%強度
✔️ 搭配跑步機坡度訓練效果加倍
❷ 掌握運動強度
▸ 新手從「說話測試法」判斷:
➔ 能輕鬆聊天:強度過低
➔ 喘到說不完整句:剛好達標
➔ 完全無法說話:太激烈啦!
▸ 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:
運動前血糖值要>100mg/dL,隨身帶糖果防低血糖
❸ 時間頻率這樣抓
族群 | 每次時間 | 每週次數 | 黃金時段 |
---|---|---|---|
初學者 | 10-15分鐘 | 3天 | 午後3-5點 |
老手 | 30-45分鐘 | 5天 | 早晨6-8點 |
糖尿病患者 | 10分鐘x3次 | 每天 | 飯後1小時 |
❹ 復健期分階段練
▸ 急性期(受傷1-3天):
➔ 做「開放式關節活動」:坐著抬腿、腳踝泵動
➔ 冰敷15分鐘/次,每天3-4次
▸ 中期(1-2週):
➔ 加入「功能性訓練」:靠牆深蹲、彈力帶側走
➔ 開始做水中有氧運動
▸ 後期(1個月後):
➔ 「封閉式訓練」強化整體:登山機、階梯訓練
➔ 加入平衡訓練:單腳站立、波速球
❺ 必學防傷技巧
▸ 熱身:動態伸展5分鐘 ↑ 體溫1°C,膠原蛋白延展性增加30%
▸ 緩和:靜態伸展10分鐘 ↓ 乳酸堆積50%
▸ 護具:膝關節炎推薦用髕骨加壓帶,減少軟骨磨損
🩺 醫師特別叮嚀
✔️ 關節炎患者做「等速肌力訓練」可提升30%關節穩定性
✔️ 6個月規律有氧運動能改善50%晨僵症狀
✔️ 每減重1公斤,膝蓋壓力減少4公斤!
✘ 避免「盤腿坐、跪姿、爬陡坡」三大傷膝動作
👉 重點整理: 從低強度有氧開始,漸進式增加肌力訓練,搭配正確護具與飲食控制,才能真正擺脫關節疼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