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馬拉松必學6招!避開運動傷害讓你跑到老也不怕

馬拉松必學6招!避開運動傷害讓你跑到老也不怕

最近超多人瘋路跑,但你知道嗎?根據運動醫學統計,每3個馬拉松新手就有1個在訓練期受傷!不管是每天有在動的健身咖,還是辦公室久坐族,跑長距離真的沒想像中簡單。今天直接分享實用6大重點,讓你越跑越健康~


🏃♀️ 暖身不是擺姿勢!「動態熱身」這樣做才有效

為什麼重要?

突然衝快跑就像冷車狂踩油門,超傷引擎!肌肉沒預熱容易拉傷,關節液也沒分泌夠

黃金30分鐘熱身法:

  1. 慢跑開機:用比走路快一點的速度,繞操場3-5圈(約10分鐘)
  2. 動態伸展:弓箭步扭腰、高抬腿踏步、手腳畫圈(重點在「持續擺動」不是定住!)
  3. 模擬衝刺:最後做3組50公尺「漸速跑」,從慢到快讓身體記住節奏

🧘 收操比暖身更關鍵!排出乳酸靠這招

90%人忽略的細節:

跑完馬上停下來?大忌!肌肉會像突然冷卻的鋼筋變超硬

正確收操SOP:

  • 緩和慢跑:終點衝線後繼續用超慢速小跑5分鐘(想像太空漫步的感覺)
  • 靜態伸展:找欄杆或牆壁輔助,每個動作「維持30秒」才有用
  • 筋膜放鬆:用滾筒按壓大腿前後側,痠痛點停留10秒深呼吸

💤 休息才是進步關鍵!破解「天天練」迷思

肌肉修復時間表:

訓練強度 建議休息時間
輕鬆跑 24小時
間歇跑 48小時
LSD長跑 72小時

過來人血淚談:上次不信邪連跑7天,結果足底筋膜炎找上門,反而休了2週…


🚧 4大雷區千萬別踩!老手也常犯的錯誤

  1. 「今天沒流汗等於白練」 ➜ 輕鬆跑日就是要控制心率在60%
  2. 「酸痛代表有效」 ➜ 刺痛感快就醫!延遲性酸痛別超過3天
  3. 「跑鞋要穿到壞才換」 ➜ 每500公里就該退役
  4. 「補水等口渴再喝」 ➜ 每20分鐘就要小口喝

📈 課表怎麼排?「10%原則」安全升級

週跑量增加別超過10%,假設本週跑30K,下週最多33K
搭配交叉訓練更有效:

  • 游泳:減輕關節負擔
  • 騎車:強化股四頭肌
  • 瑜伽:提升柔軟度

🆘 受傷怎麼辦?急救3步驟保住參賽資格

  1. 立即停跑:改用快走測試疼痛程度
  2. 冰敷消炎:每次15分鐘/間隔2小時(48小時內)
  3. 找專業的:運動防護員>復健科>國術館(順序很重要!)

醫師小提醒:吃止痛藥硬跑會讓小傷變永久傷害!


資料補充:《馬拉松,該怎麼練?》理察‧內魯卡 教練強調:「真正的訓練效果發生在休息時,跑者要學會與恢復期共處」

最後送大家口訣:「熱身要流汗、收操要流時、訓練要流心」,掌握節奏才能跑得長久。下次看到有人衝快跑記得分享這篇給他,說不定救他一雙腿!

分類:運動健身